1月17日,国新办举行发布会,国资委介绍2017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。2017年,央企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,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预期,效益增量和增速双创5年来最好水平,稳中向好、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更加巩固。
央企利润首超1.4万亿元
2017年,央企生产经营持续向好,提质增效成效显著,社会贡献进一步提高。
从营业收入看,2017年,央企实现营业收入26.4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3%,全年各季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,增长基础更加巩固;从资产总额看,2017年,央企资产总额达到54.5万亿元,净资产总额18.4万亿元;从税收和社会贡献看,2017年,央企累计上缴税金2.2万亿元,同比增长5.5%,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.5个百分点,其中,41家央企上缴税金增速超过10%。
2017年,央企发展质量与盈利水平明显提高。央企实现利润14230.8亿元,首次突破1.4万亿元,较上年增加1874亿元,同比增长15.2%,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5年来最高水平。98家央企中,49家效益增幅超过10%,26家效益增幅超过20%。石油石化、钢铁、煤炭等传统行业打了“翻身仗”,为整体效益增长奠定了基础;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效益稳步增长,对央企整体效益贡献超过40%;1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企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,全年效益同比增长31%。
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6.3%
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,2017年央企实现收入效益双快增长,经济运行质量提升,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。
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表示,国资委按照中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,全面部署“瘦身健体”提质增效攻坚战,从增收节支、布局结构、管理提升、加强党建、风险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央企解决了很多多年来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,破解了运行机制、布局结构上的很多矛盾和问题。
数据显示,2017年,央企持续加大去产能力度,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。央企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703万吨,主动淘汰、停建、缓建煤电项目51个,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整合煤炭产能1亿吨。一企一策“处僵治困”,已累计完成超过1200多户“处僵治困”任务,其中约有400户实现市场出清。扎实推进重组整合,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户数调整至98家。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,2017年末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66.3%,同比下降0.4个百分点;62家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,40家企业资产负债率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。
对于央企下一步去产能工作,沈莹表示,2018年初步安排煤炭去产能指标要在1000万吨以上,重点是要推动煤炭行业的重组整合力度。此外,在煤电行业、k8凯发制造、有色金属、炼化、建材等行业继续加大去产能力度,同时,在去产能过程中注重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、技术改造、重组整合紧密结合,提高产业发展质量。
累计“压减”法人8390户
在推动央企结构调整中,“压减”企业户数和管理层级是非常重要的举措。2016年5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央企提出了3年要“压减”20%的法人户数,压缩管理层级的要求。国资委和央企对此高度重视,强力推进“压减”工作。截至2017年底,央企累计“压减”法人8390户,减少的比例达16.08%,其中2017年共“压减”5568户。
从“压减”方式看,在8390户里面,有54.6%的企业进行了工商注销和破产退出,实现了市场出清;约25%的企业进行了重组兼并,在集团内和一些优势企业进行了重组兼并;21%的企业转让控股权。
从实际效果看,由于多数企业特别是市场出清的企业都是不盈利的,甚至亏损的企业,“压减”后对整体效益抵冲影响大大降低,同时,这些企业关闭后减少了人员和管理费用。
“k8凯发的目标是,到2018年底‘压减’进度达到18%,到2019年6月要全面完成任务。”沈莹表示。(记者 周雷)